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生物研究性学习示例|研究性学习

时间:2021-12-22 22:55:48 浏览次数:2435

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1确定研究课题 学校应对学生提出的课题进行归纳整理,根据学校资源、学生实际、校内和校外实践活动场地情况,以及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审定课题内容。

2制定实施方案 课题确定之后,各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一个比较完整的方案,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题目:即所确定的研究课题。

2)研究目的:即通过活动要明确的问题,掌握的方法,提高的能力。

3)理论依据:包括实验的原理、假设和预期的结果等。

4)材料场所:包括选材、场地、仪器和药品等。

5)方法步骤:指活动的组织方式、研究方法、具体步骤,研究的主要方面,记录的主要素材(现象、数据、原由),等等。

6)结果结论:根据研究活动,对素材的整理归纳,分析推断,形成科学、系统、确切、理性的结果结论。

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示例

1选择研究课题 生态系统有一种内部的自动调节的能力,以保持自己的平衡稳定性,系统越成熟,组成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大。相反,成分单纯,结构简单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小,对剧烈的生态改变适应性比较脆弱。研究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若能在自然中进行会直观明了、客观实在。鉴于学生学习条件的限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生态平衡原理,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索生态系统平衡的建立。

因此,现确定研究课题“通过模拟小型生态系统实验,探索使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的条件”。

2设计研究方案

1)研究课题:通过模拟小型生态系统实验,探索使生态系统保护平衡的条件。

2)研究目的:初步学会设计模拟小型生态系统并通过平衡生态系统的建立实验,探索使小型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的条件。

3)实验原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都有着密切关系。将少量的植物,以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闭的广口瓶中,便形成一个人工模拟的小型生态系统。通过设计一组模拟小型生态系统实验,使它们的物种组成和营养结构不同,观察其中动植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的长短,就可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能探索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各种因素。

4)材料场所:小鱼(或螺蛳、蜗牛)、水草(满江红、黑藻或者生有杂草的土块)、河水(或井水、晾晒后的自来水)、凡士林(或蜡)、广口瓶(或500 mL烧瓶)若干。

该研究活动在校内、校外或家庭均可进行。

5)研究方法:本课题是一项以生物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结合、拓展为基础的选题,主要采用实验操作和分析归纳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的组织形式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每组4~6人组成。

6)研究成果:实验报告,科学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