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强基计划入围线和录取线对比分析_研究性学习

时间:2021-10-09 23:07:33 浏览次数:562

微信图片_20211009225214.jpg

从入围分数线与裸考分数对比来看:


通过各个学校的裸考数据和强基入围分数线进行有效对比,部分院校的强基入围分数线比裸考分数低了很多分,在1-30分内。也有部分院校的强基入围分数线比裸考数据还要高。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强基并不适合捡漏,适合给那些志向于基础学科科学研究学生提供更大的平台和机会。


从分数线上来看:


通过强基计划物理组高考643分就能入围到北京大学,如果裸考的话,则需要661分。分数差了18分。在640分的高分下,再进步18分,难度系数可想而知。同样,对于清华大学而言,强基入围只需要物理组640分。这个分数要比裸考进入清华大学更加容易。


从性价比上来看:


总体上来讲,强基对于优秀考生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即使是入围分数线最低也要570以上,足以上一所外省不错的211了。如果能在校测中脱颖而出,拿到靠前的名次,是相当的划算了。性价比最高的学校莫过于今年刚开始在江苏招生的北京理工大学了。


可能是因为20年没有招生,今年被忽视的原因,入围线最低达到了565分。而裸考需要615分,分差达到了50分。同学们可以多多注意现在仍然未在江苏强基招生的几所学校,把握住捡漏的机会。兰州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入围仅574分,分差达到了19,性价比也是相当高的其他的学校有分差将近30分的,大多是生物和化学专业,也算是捡漏的好机会


同样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几所学校,入围线是高于录取线的,裸考的专业选择也是多于强基的,南大东南更是有综评招生的优惠。这几所学校的强基性价比很低


强基学校中,南开大学理科在2021年强基计划中有破格入围现象,只要达到2021年物理组一本线就能入围。如果能顺利通过强基计划,那么他将得到76分的优惠!



让我们来看看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的表现


南京大学的物理组总体来说分差不大,甚至有些专业的入围分数线是超过专业组分数线的。而历史组普遍有10分的分差。

东南大学的物理组入围线是高于高考录取线的,历史组有15分的分差。


这两所学校在本省十分火热。所有的强基专业都在本省招生。无论是综评和强基,都引来大多数江苏的高分考生的报考。


01.南京大学

微信图片_20211009231158.jpg

南京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除和其他高校一样的增加考试确认环节以及入围倍数增大外,其他政策和去年无太大变化。


报名条件: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奥赛国二以上


限报要求


限报1所学校,3个专业(第二类考生报考1个专业)

入围比例:1:6

入围比例比去年提高,从4倍变为6倍,入围人数会增加。


入围要求:


第一类:达到一本线,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确定各专业入围名单

第二类:达到一本线即可入围


考核内容:


笔试(60%,分专业组进行),面试(40%),体育测试(50米跑、立定跳远,合格性考试)

综合成绩计算: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折算成100分)×85%+南大考核成绩(折算成100分)×15%


录取说明:


按照分数优先原则,分专业进行录取

破格入围考生和第一类考生共同排名录取,对于破格考生来说没有太大优势。


招生专业:

微信图片_20211009231202.jpg

02.东南大学

微信图片_20211009231206.jpg

招生专业:


文科类(哲学)、理科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


选考要求:


文科类不限,数学类、物理学类限选考物理,化学限选考物理或化学。


限报要求:


限选1所高校,1-3个专业入围比例:4:1入围标准: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上理科60分、文科40分、综合改革30分;江苏省考生达到一本线上理科30分、文科20分,且物理或历史科目的等级须达A级及以上,另一门选测科目的等级须达B级及以上。报考理科类考生数学成绩须达到满分的85%及以上。


破格标准:


数理化生信学科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以上,且高考分数超本省一本线,江苏省考生物理或历史科目的等级须达A级及以上,另一门选测科目的等级须达B级及以上。校考科目:入围学科的基本素养校考形式:综合能力测试(笔试60%+面试40%+体测成绩算法:综合成绩=高考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85%+高校考核综合能力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15%


值得注意的是,破格入围者综合成绩达到该省市同科类所有第一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予以录取。东南大学采取体测一票否决制,体测不合格者不再参与后续综合能力测试。



强基计划招生院校层次高,入学后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小班教学,本--博贯通培养。多指标评估录取也为考生提供了低分进入名校的机会。那么,强基计划谁能报,什么时候报,该如何准备?接着往下看。



强基计划招生对象

试点高校大都把可以申请报名强基计划的考生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成绩优秀、目标较高的考生。强基计划对考生的高考成绩更看重,强基计划开放了36所高校进行招生,均在985、双一流高校范畴。考生的高考成绩不仅是入围强基计划校测的依据,而且要占最终录取成绩的85%及以上比例,所以成绩优秀的考生一定不能错过。


第二类是有竞赛奖项的考生,在五大学科竞赛中取得银牌及以上的考生可以破格入围校测。


强基计划报考专业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各高校在2021年强基计划中投入的招生专业均为历史积淀深厚、学科实力雄厚、国家人才紧缺的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专业。


例如:北京大学将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学类、理论与应用力学、历史学类、考古学类、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和基础医学的10个招生专业纳入强基计划。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明确强调,参与强基计划的学科专业都是学校入围世界一流学科专业或教育部学科评估A+A的学科,以及位居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千分之一的优势学科。



强基计划报名时间

如无意外,强基计划报名预计会在3月开始启动,有意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需要提前关注院校动态和报名需求。

微信图片_20211009231213.jpg

强基计划录取方式

强基计划录取以高考成绩(占85%和校测成绩(占15%折算后的综合成绩为依据从高到低录取,而破格入围的考生,当年高考成绩也不低于当年特殊批次录取分数线。



大学选拔人才的历史一直在围绕着一件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过去的自主招生曾被外界批评有过大的操作空间。但强基计划的推出,使得录取标准更加简化,也变得更加公平。高考分数占85%,校考分数占15%,且初审环节严格按高考分数排名后设定入围线。高考成绩成为了一条不能逾越的硬线。

这对于优秀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件好事!强基录取的学生有两类,破格生和非破格生。


通过高考、笔试、面试三个步骤途径录取进来的学生是非破格生。但强基计划也为破格录取留出了政策的可能性,即只要成绩达到所在省最低录取线,凡是获得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含)以上成绩的学生,也就是五大学科金、银牌即可破格。



2022年强基计划政策还会放宽吗

这是所有考生和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目前各高校招生简章还未发布,具体政策如何还是未知数。


但是强基只有放宽政策,从限报1所放开至可报考2-3所,招生专业范围也扩大,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招录结果。



如何备考强基计划


1、报名材料


根据2021年强基计划报名情况来看,报名流程大大简化,大多数高校不要求提交报名材料,考生在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系统进入报名系统选择相对应的学校填写报名信息即可。


但是部分强基院校报名过程中是有一些特殊要求的,例如:


清北不仅要填写强基计划报名系统,还需要在学校官网注册填写上传材料;同济大学还需要提交体育测试项目确认表;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需要提交个人陈述;国防科技大学需要邮寄报名表。


具体细节以高校当年发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2、学生如何准备


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高一阶段考生一般是学习积累的过程,在顾好课内学业的同时,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全面发展自身综合素质。同时,挖掘学科兴趣点,重点培养某一特长学科。意向走学科竞赛路线的,高一就要开始竞赛学习。


高二时五大学科竞赛通过学校报名,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竞赛最早的2月就开始报名,各省时间不一,直接咨询学校即可。




高三考生的重要精力在于高考复习,毕竟强基计划录取也是建立在高考基础上的,提高成绩才是根本。


3、家长如何准备


家长要深入学习研究强基计划,建议可以从阅读高校招生简章开始,了解招生条件、招生专业、考试模式、录取优惠政策等。3月关注各高校动态,招生简章发布后,要综合考虑兴趣爱好、地域倾向、专业选择、奖项等级、成绩、优惠政策等因素锁定目标院校,帮助考生报考,由于强基计划限报一所,所以家长要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