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8-14 00:15:32 浏览次数:647
关于升学,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高考,一直以来,高考都被当成改变考生命运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高考改革,考生有了更多的机会进入名校。为了帮助各位考生了解升入名校的途径和机会,为大家梳理了特招途径及适合的人群,供参考。
基础政策了解强基、综评、高校专项三大招生途径
01
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遵循一校一策原则,高校开放如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进行招生,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1)招生对象
第一类是成绩优秀、目标较高的考生。强基计划对考生的高考成绩更看重,强基计划开放了36所高校进行招生,均在985、双一流高校范畴。考生的高考成绩不仅是入围强基计划校测的依据,而且要占最终录取成绩的85%及以上比例,所以成绩优秀的考生一定不能错过。
第二类是有竞赛奖项的考生,在五大学科竞赛中取得银牌及以上的考生可以破格入围校测。
注: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在江苏不招生,且强基计划限报1所。
招生简章发布(4月)→考生网上报名(4月,阳光高考网)→参加高考(6月)→高校确定入围学生名单(6月底)→高校组织考核(7月初)→高校折算成绩择优录取(7月)。
关于升学,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高考,一直以来,高考都被当成改变考生命运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高考改革,考生有了更多的机会进入名校。为了帮助各位考生了解升入名校的途径和机会,小编为大家梳理了特招途径及适合的人群,供参考。
基础政策了解
强基、综评、高校专项三大招生途径
01
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遵循一校一策原则,高校开放如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进行招生,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1)招生对象
第一类是成绩优秀、目标较高的考生。强基计划对考生的高考成绩更看重,强基计划开放了36所高校进行招生,均在985、双一流高校范畴。考生的高考成绩不仅是入围强基计划校测的依据,而且要占最终录取成绩的85%及以上比例,所以成绩优秀的考生一定不能错过。
第二类是有竞赛奖项的考生,在五大学科竞赛中取得银牌及以上的考生可以破格入围校测。
注: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在江苏不招生,且强基计划限报1所。
招生简章发布(4月)→考生网上报名(4月,阳光高考网)→参加高考(6月)→高校确定入围学生名单(6月底)→高校组织考核(7月初)→高校折算成绩择优录取(7月)。
强基计划录取以高考成绩和校测成绩折算后的综合成绩为依据从高到低录取,而破格入围的考生,当年高考成绩也不低于当年特殊批次录取分数线。
02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主要面向品学兼优、综合素质发展全的学生,简单来说就是进行综合评价招生的高校,综合考量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测试成绩、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对高考成绩达到分数要求的入选考生,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综合评价侧重选拔综合素质全面、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综合评价各高校的报考条件有所不同,根据往年情况来看,大致包括三个类别:综合成绩优秀类、学科特长竞赛类、思想品德优秀类。只要满足其一即可报考。
在江苏省招生的院校共23所,具体如下:
A类高校11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华南理工大学(新增)、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新增)。
B类高校12所: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
招生简章发布(4月)→考生网上报名(4月-5月,阳光高考或学校官网)→初审结果公布(5月)→高考(6月)→学校举行校测(6月中旬)→公示拟录取名单(高考出分后)→考生填报志愿→录取。
综合评价招生,注重考生的综合素养,综合高考成绩、学考成绩、高校校测成绩以高校的培养特色等对考生进行考核,综合考生实力,择优录取。
03
高校专项计划
高校专项计划旨在帮助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更畅通地考上“好大学”。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
报考考生主要满足户籍学籍要求和成绩优秀即可。
a.户籍要求
户籍的要求是指户籍所在地,而非户口性质,报考考生须同时具备以下两项条件:
(1)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
(2)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b.学籍要求
(1)学籍在户籍所在县高中;
(2)户籍所在县高中的学籍必须连续3年且实际就读。
高校专项计划需要考生另外报名并参加学校考核,高校会依据考生高考成绩择优录取。
温馨提示:三种招生途径之间不存在限报,考生如果同时符合以上三种特招方式,可以同时报考。
下一篇: 强基计划是什么?如何准备报考?新手必看!